
叶季壮1893年出生于广东省新兴县。少年时期他在家乡读书,完成小学教育后,考入广东公立法政学堂深造。毕业后他前往汕头,做了半年的实习法官。此后他的职业逐渐转向新闻与教育领域,在长期的工作接触中,他结识了许多进步人士,思想也逐步发生了变化。
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,叶季壮开始关注国家的前途与命运,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。1925年,他参加省港大罢工,投身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。同年11月,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正值大革命时期,两党进入第一次合作阶段,入党后,组织派他回到家乡,创办并领导国民党党部,组织并领导工人、农民的革命活动,建立各行业的工会。大革命失败后,他投身广州地区的武装斗争,至1929年底参与百色武装斗争并参与红七军及右江根据地的创建。
此后,叶季壮随红七军南征北战,辗转广西、广东、湖南、江西等地,积极做好筹钱筹粮工作,保障部队供给,并为进入中央苏区创造条件。到达中央苏区后,他随军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反“围剿”斗争。在此期间,他担任红七军政治部主任、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以及总供给部政委等职,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,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供给制度,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后勤干部,推动了中央根据地的建设。
展开剩余63%1934年10月,在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败后,叶季壮跟随中央红军主力进入长征。长征途中,他继续负责红军的后勤供应工作。1935年秋天,他顺利抵达陕北,随后担任军委后勤部长,继续为我军的后勤建设贡献力量。
1938年,叶季壮担任八路军后勤部长、陕甘宁边区物资局局长等职务。为打破国民党对我军的经济封锁,他组织开垦荒田,兴办纺织、被服、制药等工厂,发展各种贸易,解决了部队的诸多物资困难。
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9月,叶季壮被派往东北从事经济与建设工作。为便于工作开展,组织上给予他中将军衔。此后他赴东北,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长兼政委,协助陈云领导东北解放区的财经工作。在东北期间,叶季壮着力发展经济,支援前线,建设后方,为解放东北做出了重大贡献。
新中国成立后,叶季壮担任了贸易部的第一任部长。1952年,为加强国内贸易,原有的贸易部被撤销,改设对外贸易部(外贸部)和商业部,叶季壮担任外贸部部长,同时也是该部的第一任部长。此后,他为我国外贸工作的建设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长远规划,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努力推动新中国的外贸局面,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。
1966年,十年动乱(文化大革命)开始,叶季壮也遭受冲击,身心受到严重摧残,但他始终保持着党员的坚定信念,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满信心。可惜长期的劳累最终拖累了他的身体,1967年6月27日,叶季壮在北京因病去世,享年74岁。
发布于:天津市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